信用监管+服务执法+质量提升 枣庄市市中区打造营商新生态
信用监管+服务执法+质量提升 枣庄市市中区打造营商新生态
信用监管+服务执法+质量提升 枣庄市市中区打造营商新生态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6日讯(rìxùn) 6月25日,枣庄市市中区(shìzhōngqū)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强化市场监管优势集成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闻发布会(fābùhuì)。市中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消费者(xiāofèizhě)服务中心)主任王飞,市中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孙庆强和市中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郝晓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jìzhě)提问。
王飞在(zài)发布会上介绍,良好的(de)营商环境是赢得区域竞争的“软实力”,也是推动经济(jīngjì)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去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yōuhuà)营商环境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集成改革思维抓(zhu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靶向施策(shīcè)助力企业纾困解忧,优化流程赋能企业高效发展,精心(jīngxīn)服务打造暖心营商环境。
发挥信用(xìnyòng)监管优势(yōushì),赋能市场(shìchǎng)主体高质量发展。市中区现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20787家,其中个体工商户(gōngshānghù)(hù)96887家,各类企业(qǐyè)23900家。部分市场主体因未按规定年报(niánbào)、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原因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截至2025年6月20日,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582家,占企业总数(zǒngshù)6.6%,个体工商户20868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21.5%。被(bèi)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政府采购、工程(gōngchéng)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评先树优等方面(fāngmiàn)被限制或禁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zàochéng)影响。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fùchǎn)达产保市场主体,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开展规范经营异常企业活动。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进行唤醒、规范和帮扶,通过电话(diànhuà)联系、现场核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zérèn)。对于已复工复产的列异(lièyì)企业,采取行政指导、责令改正等方式,指导其补报年报、办理变更(biàngēng)登记、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对于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列异企业,充分利用各街道、社区和网格员的力量,多方查找、了解掌握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企业积极整改(zhěnggǎi),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对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时(jíshí)受理、即时审查,优化实地查看程序。去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向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发送提醒短信3500余条,电话联系680余户次(cì),现场指导120余户次,提醒企业补报年报192户,移出异常名录企业342家,个体工商户5930户(次),修复(xiūf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6家。
推行(tuīxíng)服务性执法(zhífǎ),实施(shíshī)包容(bāoróng)审慎监管。坚持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行实施柔性(róuxìng)监管和包容审慎执法。对市场主体中不触碰(pèng)安全底线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móshì)领域和一般经营行为(xíngwéi),积极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全面推行行政告知、劝导示范、行政指导(zhǐdǎo)、行政建议、行政约谈、行政告诫、行政纠错(jiūcuò)、行政调解、行政回访等柔性措施,对轻微违法行为推行只纠不罚,鼓励和引导行为当事人预防并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感受到“有温度(wēndù)的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使开出的每一张“罚单”都能于法有理、于理有据,让柔性执法有“尺度”、服务企业有温度。去年以来,不予(bùyǔ)行政处罚案件(ànjiàn)13起,减轻处罚案件76起,免于处罚44起,减免罚金135万元,实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出台了《民生领域案件查办(chábàn)“铁拳”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fēngxiǎn)和压力最大”重点民生领域,确定了全区15类查处重点,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严厉查办一批民生领域重点典型案件,推动“铁拳”行动案件查处更加有深度,全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gèlèi)经营主体8600余家次(cì),共立案查办商业侵权(qīnquán)、虚假广告、网络欺诈、民生计量、价格监管等各类经济违法行为395起。
强化质量(zhìliàng)提升,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集成(jíchéng)发挥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等(děng)(děng)职能优势,聚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赋能,激发(jīfā)创新活力。成功创建国家(jiā)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69件。建立“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tīcì)培育体系,鼓励(gǔlì)“小巨人”“专精(zhuānjīng)特新”等企业通过(tōngguò)“快速预审通道”申报发明专利,帮助3家企业通过省级产业类(lèi)导航项目验收,指导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高价值专利项目,推动11家“专精特新”重点企业与(yǔ)常州大学、枣庄(zǎozhuāng)学院等高校进行(jìnxíng)产学研深度合作(hézuò),完成1件专利转让、39件专利许可,知识产权培育和创造工作(gōngzuò)(gōngzuò)位居全市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起,办理司法确认案件2起,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办理种类全市最全、结案率全市最高。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激发创新活力的工作被省委办公厅《今日信息》肯定推广。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建成全省首家纤维质量提升服务中心,国检集团案例入选全国(quánguó)“检验检测促进创新发展”优秀案例。成功推荐山东(shāndōng)(shāndōng)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头集团枣庄金桥旋窑水泥有限公司、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参加省长质量奖的动态培育库入库申报工作,推荐山东鲁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鼎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参加第三批好品山东的评选。发布(fābù)、实施主导(参与(cānyù))制修订各类标准26项,其中主持制定国家标准(guójiābiāozhǔn)1个(g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个,参与修订国家标准4个。聚力石榴产业和“枣庄辣子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地理标志培育,“枣庄皱皮辣椒”已授权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枣庄辣子鸡”“枣庄孙枝鸡”、抱犊(bàodú)酱油、抱犊醋地理标志的培育和申请取得重大进展。健全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制定枣庄辣子鸡产业地方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cōngcōng) 报道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